国家物流枢纽作为现代物流体系的核心节点,是支撑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关键基础设施。为高效落实国家顶层战略,英国365集团成立“国家物流枢纽中心现代物流统计体系研究”项目组,由特聘教授赵彦云、经理韩嵩牵头,组织骨干教师、优秀研究生和本科生等组建五个专项研究组协同推进,聚焦数据收集、文献研究、平台开发等核心任务。目前,各工作组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一系列扎实的阶段性成果。
一、专项研究组构成
项目组设立了五个专项研究组,形成协同攻关合力:
1.国家物流枢纽中心名单与物流企业梳理组:主要负责国家物流枢纽中心名单与物流企业基础信息整合。
2.国家物流枢纽中心指标体系研究组:主要负责国家物流枢纽中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支撑等。
3.国家物流枢纽中心政策研究组:主要负责相关政策研究与案例剖析等。
4.国家物流枢纽中心物流平台组:主要负责国家物流枢纽中心关联的物流平台数据收集与分析等。
5.国家物流枢纽中心平台界面开发组:主要负责平台可视化界面开发与优化等。
二、阶段性成果亮点纷呈
近两个月来,各专项研究组工作成果初显:
国家物流枢纽中心名单与物流企业梳理组:首先,系统梳理了权威资料,整合形成国家物流枢纽总名单,为后续研究奠定工作基础;然后,初步收集国家物流枢纽中心的关键信息,包括所在地、经纬度、入选年份、建成年份以及规划面积等关键内容;最后,经过多轮核查,校验数据真实性与准确性,并标注可追溯来源链接,确保数据质量,最终形成国家物流枢纽中心名单基本信息库。
国家物流枢纽中心指标体系研究组: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深入分析其研究对象、方法、指标体系及数据来源等,为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落地提供了坚实支撑。同时通过调研相关政府官网申报要求,发现各城市依据《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结合自身优势进行申报,其申报材料为指标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实践依据。基于此,初步形成了5大维度23个具体指标的指标体系,并通过团队协作完成了指标数据的初步收集与审查,确保数据真实有效。

国家物流枢纽中心政策研究组:搜集并梳理了北京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的政策内容,聚焦京平综合物流枢纽,对其规划建设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同时,根据专家指导意见,调整并深化政策文件整理内容,提升研究深度与针对性。
国家物流枢纽中心物流平台组:一方面,构建并收集了国家物流枢纽中心相关物流平台数据。通过多渠道信息检索,累计收录全国181个物流枢纽关联的419个平台信息,基于研究需求设计并收集了24个数据字段,含15个需深度挖掘的字段。另一方面,针对性搜集国家物流枢纽中心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相关研究资料,将统计结果转化为文字成果,初步形成《数智化技术赋能国家物流枢纽中心建设发展统计分析》论文研究思路与框架设计。
国家物流枢纽中心平台界面开发组:已初步完成平台主界面设计与响应式布局,优化了加载动画与页面切换效果,提升了流畅度与多端体验。成功集成ECharts实现核心指标动态可视化,并实现与数据文件实时对接。此外,进一步优化数据处理逻辑与前端性能,规范文件结构并完善文档注释,增强可维护性与协作效率。

三、下一步工作规划清晰明确
基于现有成果及专家指导,各研究组已明确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
国家物流枢纽中心名单与物流企业梳理组将聚焦物流企业统计体系研究,通过构建完整的全国物流企业数据库及物流企业评价指标体系,支撑统计分析。国家物流枢纽中心指标体系研究组将完善指标体系及其相关文档,并基于六类枢纽中心类型撰写文献综述。国家物流枢纽中心政策研究组将继续国家物流枢纽的政策类文件整理并提炼为问答内容,同时选择合适的指标与方法研究京津冀协同下北京物流枢纽发展。国家物流枢纽中心物流平台组将系统梳理国家物流枢纽数字化转型政策,在研究框架中融入物流枢纽平台从传统业务到自动化、数智化升级的典型流程模型,并形成一定的研究成果,推动国家物流枢纽数智化转型研究的纵深发展。国家物流枢纽中心平台界面开发组将丰富城市数据展示,新增导入导出功能,优化多端体验与平台稳定性,持续迭代用户反馈等。

国家物流枢纽中心现代物流统计体系研究项目正按计划稳步推进,各研究组协同高效,在基础数据建设、指标体系构建、政策研究、平台数据库搭建及可视化界面开发等方面均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未来,项目组将继续深化研究,为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和决策参考。
供稿:国家物流枢纽中心现代物流统计体系研究项目组
审核:续杨